« 心靈與精神醫療討論區 | Main | 說故事的能力 »
是理想驅使我們:網路寫手首映會後記
《 1 》
是的,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想鼓動你到《e天下》的 eMarketer活動,投下支持「吳乙峰《生命》網路寫手首映會」的一票,讓更多企業注意到這種行銷方式,引導更多企業資源投入在人文、公益的活動。
《 2 》
9月3日,我以智邦生活館的資源,協助在921重建區持續拍攝紀錄片五年的「全景」,舉辦一場「網路寫手首映會」。首映會前一星期,我寄出一篇推介文章給所有智邦生活館會員,吸引近百位網路寫手報名。「首映會」後,網路寫手的文章陸續出爐,網路上紛紛轉寄,並引發一波「書寫全景映象季」的風潮(至今已產生300篇文章)。全景辦公室接電話接到手軟,預售票幾乎賣光,我們心裡高興,這下在院線戲院放映不會賠錢了,說不定還可以存些錢替全景還債,為「紀錄片學校」存下一筆基金。
我和全景繼續透過智邦生活館會員週報,推出「九一八擠爆總統戲院行動」。沒想到鄭弘儀於「大話新聞」連續兩天介紹「全景」,使得「生命」知名度大增,一發不可收拾,造成台灣紀錄片史上空前(或許也會絕後)的連續兩週擠爆戲院。
接獲《e天下》邀請,我為「網路寫手首映會」報名「eMarketer時代行銷王」活動。網路寫手首映會打開「生命」的聲勢,創下台灣紀錄片的新歷史,毫無意外地獲得專家評審第二名(但還有佔分40%的網路票選)。《e天下》的記者採訪時,我說了些「網路寫手首映會」的故事。最後,當記者要求我說一句「e達人語錄」時,我想了好久,說了許多背景說明,卻整理不出可以含括「網路寫手首映會」的一句話。
我有運用什麼很了不起的技巧嗎?我是說故事的高手,寫了一篇鏗鏘有力的文案,但台灣有這種文字功力的人可不少。智邦生活館將我的文章發給全部會員,光智邦會員就有16萬次的展信數,但如果企業界的廣告主想要有一樣的宣傳效果,也只要十幾萬元廣告費。放一場紀錄片,搭配一些簡單的餐飲,是很普通的行銷手法。陽台上的烤肉會很具創意,但如果不是烤肉會,而是一場簡單的導演座談會,難道寫手就會寫不出文章來?
埋藏在繽紛有趣的活動背後,在網路創意行銷經典的案例底下,真正支撐「網路寫手首映會」成功、造成網路旋風的,是「理想」吧。如果不是「全景」多年經營的名聲,以及眾人投射在「全景」身上的「理想」,不管運用多少行銷技巧,這場「網路寫手首映會」,連1%的成功機會都沒有。
《 3 》
我年輕時創辦的「南方電子報」,很早很早就跟「全景」合作,協助「全景」發行電子報。當我看完「生命」,才赫然想起,對呀,這幾年「全景」投入921重建區的紀錄工作,為什麼「南方」還是持續收到「全景」每個月定期捐款?「全景」不是已經負債累累,吳乙峰還得抵押房子?我問吳乙峰,他說:
「因為好幾年前南方發出訊息,請大家捐款,我們覺得南方需要幫助,就一直捐款給南方。」
始終保持對「人」的關懷,這就是「全景」與吳乙峰為什麼會讓人感動,會贏得這麼多社會力量支持的原因了。在921之前,全景工作人員積極推廣紀錄片,有時參加的人,不過幾位帶著小孩在現場亂竄的社區媽媽,在簡陋的場地一起討論。就這樣一場一場,全景深入社區、校園。也難怪,當「全景」「失蹤」五年,終於要推出從重建區帶回的紀錄片時,許多人熱烈響應,盼望自己能在宣傳、傳播的工作裡出一點力氣,「網路寫手首映會」恰好是把這些隱形支持者串連起來的觸媒。
參加「網路寫手首映會」,而且很快寫出文章的網友,大部分有豐富的媒體經驗,曾當過記者、出書或寫過專欄文章。這些寫手,多數手邊還有忙不完的寫作計畫,但工作滿檔的寫手看完電影,還是很快把內心感觸寫出來。有些寫手工作忙碌,但還是督促自己要遵守口頭約定,在九月十八日之前將推介文章寫好。有些寫手實在沒有好的靈感、無法如期交出文章,還會滿懷歉意地說聲道歉。是什麼力量讓這些寫手心甘情願、沒有酬勞地配合這場「行銷活動」?
除了「理想」外,我們還能找出第二個理由嗎?
也許每個網路寫手會來參加「網路寫手首映會」的理由並不相同,可是,如果不是因為多數人認同「全景」的理想,認同「全景」長期投入紀錄片拍攝、陪伴災民的堅持,不可能形成這麼強的驅力,推動這麼多人同時為這件事情努力。
《 4 》
看完「生命」,我們終究要回到常規的生活,繼續工作、度日。有人問,看完「生命」,感動一下,又能改變什麼嗎?也許,亢奮、悲傷、落淚,只有幾天的長度,很快我們又忘記那曾經的感動。但我們總會記得曾有一群人,集結彼此的力量,讓「生命」的訊息在網路傳開,嘗試帶來紀錄片工作者的新紀元。
在「九一八擠爆總統戲院行動」的文案裡寫著:「讓我們從早場起就擠爆總統戲院,讓電影院業者、媒體與社會大眾對國片恢復信心」。紀錄片終於得到媒體重視了,雖然從大環境、資源到紀錄片倫理,都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討論,雖然這重視只維持一段不長的時間,但社會的進步總是從許多微小的成就累積起來。從參加「網路寫手首映會」的寫手、參與「擠爆」的網友、後續發表感想的台長,無數人投注理想,終於讓社會大眾願意多瞭解「紀錄片」,也讓許多人成為「全景之友」。我們的努力,即使只是讓社會往前推進了一點點,也好。
我從一位在花蓮鄉下過著悠閒生活的精神科醫師,犧牲經濟上的報酬與醫界的年資,到智邦生活館來工作,為的就是:我可以運用智邦生活館的資源,辦出像「讓達觀部落廚房活下去」以及「生命網路寫手首映會」這樣的活動。我要協助智邦生活館好好地活下去,我才能借智邦生活館之力,做許多公益行銷的企畫。我希望你能到e天下的網站,投下「吳乙峰生命網路寫手首映會」一票,讓企業界發現這是個公益行銷的好方法,同時讓這群網路寫手的貢獻得到應有的評價。這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做的事情。
December 23, 2004 in 13.2004 全景映象季 | Permalink
TrackBack
TrackBack URL for this entry:
https://www.typepad.com/services/trackback/6a00d83456b55069e200d8350c3c6153ef
Listed below are links to weblogs that reference 是理想驅使我們:網路寫手首映會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