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ahoo奇摩的民調裡,在一個投票者以北部人居多的民調裡,我們看到一個數據,三分之二的台灣人認為「台客」有歧視的味道。
看到這民調,我跟Richy說,你們這民調真讓我意外,如果是中時網站的民調,數據應該會倒過來吧。樣本分析起來跟台灣網友幾乎完全一致的Yahoo,這時倒是可以提供我們一些參考。Yahoo民調必須登錄帳號,一人一票,做票不易,這是超級大網站的優勢了。
果然,中時、聯合大肆批評那些抗議的獨派社團。蘋果的評論就中立多了。自由會怎麼說也猜得到,但自由沒有網路版可看,就算了。就我經驗,我在台北聽到員工、同行講到「台客」時,是有歧視味道的,至少沒有什麼正面的意義。但我接觸的是 25 歲以上的人,或許在 20 歲以下的年輕人,「台客」已經是很自然說法了?
獨派社團講台客會很泛政治化,這倒也預料得到。其實獨派團體的說服力,還不如Yahoo 民調。「台客」過去是族群歧視的講法,現在這意義在轉換之中。但到底「台客」有沒有歧視的味道?這要問被指涉的的人吧。如果大部分人覺得「台客」是有歧視性的味道在,我們還是要小心使用這個詞。
蘋果說得好:
好在那是多年前的噩夢了。經過台灣化過程的台灣,現在已不習慣北京腔的「國語」了,台灣腔的國語和台語反而成為政治正確,成為受歡迎的正字品牌,連外省籍政客都急著學台語。台客這、台客那,已是開玩笑遠多於嘲笑,就好像是「後殖民主義」所描述的「學舌現象」(mimicry),起先是女人故意模仿男人取笑女人的言行動作,來反諷男人;後來被用來說明殖民地人民故意模仿殖民者對被殖民者的言行想像,來反諷殖民者。台灣現在不避諱地拿台客開玩笑,也有故意反諷前朝歧視台客的意味,具有後殖民故意的「殖民再現」,很有意思。「台客」在含意上已被轉碼,就像以前歧視女人的「賤內」一詞現在被拿來開玩笑;而美國人也拿「黑鬼」開玩笑了。經過戒嚴的上一代其實不必太認真,能開這種「黑色玩笑」,證明我們社會已超越了那種創傷,不再是社會隱痛了。是好現象。
為了看這評論,一天花 15 元買在捷運上看也值得啦。
>>自由沒有網路版?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不怕俗 伍佰:叫我台客(自由時報相關報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19/today-fo6.htm
Posted by: 友情提供 | August 20, 2005 at 12:02 PM
友情提供:
謝啦。
我講太快了。自由是有網路版,只是自由放到網路的文章並不齊全,也並不願意賣給 Yahoo 等入口網站。我覺得獨派團體應該去跟林榮三抗議才對,怎麼可以為了小利而放棄在網路世界跟統媒抗衡的機會呢?
Posted by: ROACH | August 20, 2005 at 12:22 PM
1自由近日不穩,有時候進不去,以為掛了.
2蘋果那篇寫得真好,漲價有理,雖然我不看蘋果.
3台客從古到今就是歧視名詞,但現代年輕人掛在嘴裡,不見得會有價值判斷的意思,而是不自覺的,就是好玩,一如”很屌”,周杰倫以下大家用,沒有人在講屌的時候會在腦子裡浮現陰莖的畫面,屌,變成adj,不再是一個生殖器名詞.
4儘管如此,我仍不樂意見到台客這個詞,厭惡程度僅次於”內地”,而後者已經是個自我矮化嚴重且向對岸政治實體認同的用語.
Posted by: giff | August 20, 2005 at 12:33 PM
上自由網路版有訣竅,直接連結會失敗,只要把游標移到網址後面,再按一次enter,就可以成功了。
Posted by: 米果 | August 20, 2005 at 01:25 PM
蘋果這篇評論,跟旁邊的陳小姐剛好形成對比。
她很努力舉了幾個例子想證明台客音樂早已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但所謂的「主流」文化人,當年恐怕是以「稀有動物」的驚訝眼光來看待這些創作,而不是全面接納台灣在地的聲音。
我自己並沒有將這次事件看得很嚴重,本土社團跳出來大聲疾呼好像沒什麼必要。基本上,這只是某些活動的宣傳包裝,對台客詞語的消費行為而已,構不上什麼新的文化運動。
ROACH說,不知20歲以下的人怎麼看。我問了一下企鵝公主,結果她回答,只知道品客(洋芋片),不知道台客。
Posted by: 漂浪 | August 20, 2005 at 02:56 PM
台客,一方面是伍佰演唱會的定位,商業炒作,帶動媒體報導;一方面是蔡康永主持的電視節目的一項主題,台客台妹比一比;比較可能形成”新的文化運動”的可能就是中時副刊每天至少一篇的台客美學討論文章
Posted by: giff | August 20, 2005 at 04:23 PM
我其實也很想一天花 10 元買自由,自由的運動、藝文、副刊、財經等版面已經比中時、聯合好看許多。不過,每次看到自由的民意論壇就很倒彈,買不下手。蘋果最近增加厚厚一疊國外新聞,看來是開始賺錢了,想挑戰台灣人的品味,值得鼓勵鼓勵。
Posted by: ROACH | August 20, 2005 at 09:42 PM
據說民意論壇版都會有「不代表本報立場」字樣,Roach兄不滿自由的民論拒買是個有趣的理由。
我不買中時反而是受不了體有版陳X祥的爛報導,只要中時放著體育版給他爛,我就不買中時啦
Posted by: James | August 20, 2005 at 10:33 PM
適巧從大安森林公園聽完胡德夫談琴唱歌回家,今晚是BENQ贊助的原住民演唱會,紀曉君、陳建年、阿妹也都來了。
胡德夫的歌聲蒼老有勁,當他感性的數落著漳州人與泉州人如何詐騙山地人,並娶平埔族女人為妻時,台下的我,心臟狂跳不已,天啊,我為我的祖先感到羞愧。
在我落荒而逃回家的路上,我的副主修,歷史提醒我,人類的文明其實就是一部爭戰史。呃....我到底想說什麼呢?
天下雜誌以現代成吉斯汗形容台商爭戰大陸市場的豐功偉績,根據統計中國十大出口商中有六成是台商。
我忽然聯想起紐約客,於是台客究竟褒或是貶?我贊成漂浪的說法,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投射測驗。
Posted by: Juliana | August 20, 2005 at 11:19 PM
我在漂浪那裡貼了以下留言。
漂浪,
關於這點我報告一下。
台客這名詞在我成長的年代是很不友善的,沒記錯的話眷村出身的朋友還會在前面加個「土」,變成土台客....這在眷村時代是很正常的,因為和村子外的台灣小孩為了搶籃球場能打架、為了幫派利益也能分本省外省掛,在那年代外省豬也很輕蔑的話語,如果現在台客這名詞要硬說成是沒惡意的流行話語?外省豬是親膩的說法嗎?不可能的。
我月初開玩笑的叫我同學「原住民」,你猜結果呢? 沒錯,他粉不爽。我納悶了好幾天後來才想出個端倪,沒人喜歡帶有輕衊的名詞來稱呼自己的出身族群,不管你的出發動機。原住民也只是他們比人家叫他們「番啦」能多接受一點,並不代表全然的友善。
天下本無事,庸人老愛自擾之....殊不知這些叫別人台客的人去了中國,每個都台的要死....根本沒人鳥你祖籍哪兒,通通是台灣人...也就是中國人眼中的台胞、呆包、土台客。
以上報告
Posted by: 我是馬蹄 | August 21, 2005 at 01:35 AM
「台灣人」某些角度來看還蠻可憐的。在 UDN、在ETToday的民眾發言區,打著「言責自負,本站恕不負責」,然後用華文公然譏諷、嘲笑、貶抑、侮辱「台灣」與「台灣人」的言論一陀,有些還有名有姓,告訴你他是什麼全球化時代的成功人士。從來也不見那些言論非常犀利的理論大師、人權大師去踢館、主持公道。網站竟然也縱容這些言論長期存在,真是嘆為觀止。這是大報網站耶,不是什麼右派、法西斯小網站吧。
現在的台客風潮,或許也可解讀為本土族群以自虐自嘲的方式,來化解過去那段被嘲諷、被歧視的歷史,表達「我都不在乎了,大家也不用在乎了」的意思。最後則變成「是啊,我們都是台客,我很台,你也很台,大家都很台」。主流媒體的文化人則配合變造歷史,美化「台客」,否定「台客」的歧視味道,讓大家一起遺忘過去的傷痛、不愉快。這是一種迴避歷史、淺層的心理治療,但深層的心理治療有時是很痛的,淺層的心理治療並非毫無意義。
Posted by: ROACH | August 21, 2005 at 09:04 AM
蘋果日報的評論寫得的確不錯。不過結論說:「證明我們社會已超越了那種創傷,不再是社會隱痛了」,這似乎有一點太樂觀了。我也遇過高醫的教官仍然因為學生「國語部標準」,所以不能宣讀大體感恩謝辭這種荒謬的例子。
而這種類似事件,何嘗不仍存在於台灣的眾多職場上。譬如你在網路上打「空姐/條件」,就會出現「未婚、身體健康、品貌端莊、視力良好、身高不低於1.60米、年齡20歲至26周歲之間、大專以上學歷、能講標準的普通話和英語」。
「台客」的確不需要被有政治意圖者用來大作文章,可是它也確實充滿了階級不平等的內涵。
「台客」固然可以被轉化,但是如果我們拒絕面對階級被狠狠拉開的這段過程,即使我們再講說「不會啊,「很台』不是很好嗎?」階級仍然會存在,而且更有存在而不用受批判的理由啊。
附帶一提,「鬥鬧熱」最後一場結束後,我們也去慶功宴,胡德夫紀曉君他們的原浪潮在我們隔壁桌。後來我們開始ㄍㄚˋ歌,不亦樂乎。
可是我們的遊唱少年南宏突然有感而發,大致是說看到原浪潮他們那樣可以驕傲快樂的唱自己的歌,真是令人羨慕。
我突然想到,是什麼因素讓我可以「欣賞」原住民的音樂與語言。何嘗不是因為我自己早就已經是在社會裡頭具有文化或階級優勢的人了。可是如果在不同的社群裡面,譬如在鄉下的某間鐵工廠,那他們看待原住民也一定不一樣。
譬如我們看今天的報紙,捷運泰勞被如此對待;再去分析那種「台客其實沒有歧視」的言論,難道不會不寒而慄嗎?我們對於階級、族群的包容尊重,真的那麼樂觀啊?
蘋論寫得好像不錯,但ROACH說的「這是一種迴避歷史、淺層的心理治療」,這個說法實在比蘋果評論好太多了。
Posted by: OJ | August 23, 2005 at 10:22 AM
oJ的結論兩段說的真好
Posted by: iron | August 23, 2005 at 11:07 AM
OJ,
我贊成你說的大部份的話。但你舉的“在網路上打「空姐/條件」,就會出現「未婚、身體健康、品貌端莊、視力良好、身高不低於1.60米、年齡20歲至26周歲之間、大專以上學歷、能講標準的普通話和英語」。”例子不太對吧?
你搜索到的這段話是“新華網”的新聞稿啊!那國航是大陸的國航啊!大陸上大部份地方都說方言,空姐當然要求“能講標準普通話”啊!
在網上搜索空姐條件,如果加上華航或長榮,則會出現以下結果:『長榮公司表示,想要當空姐,國、台、英語流利已是必備條件』,我可從來沒聽過誰在這點上大聲為客家人、外省人或原住民喊冤啊!(小的才疏學淺,如果有我不察之處請指正)
Posted by: qegg | August 25, 2005 at 03:52 AM
qegg
謝謝你的指正啊!這樣搜尋的確有點粗操。
Posted by: OJ | August 25, 2005 at 07:55 PM
向版主致上歉意:因在引用時多放了幾篇不符格式的鏈結,重複發表了本文四次,導致各位的引用多了三篇,還請自行刪除,尚祈見諒... 歹勢啦~
Posted by: 小馬達 | August 27, 2005 at 11:20 PM
我第一次聽到「土台客」這個名詞是40幾年前,我15、6歲時外省幫派對台灣艋舺或三重埔角頭土流氓的稱呼。那個年代台灣正流行「阿哥哥」舞,年輕男女流行穿AB褲、迷你裙和喀喀鞋。台北市區的外省太保、太妹們或學生界混兄弟的不良青少年總是穿著比較得體,逛西門町、或白光冰果室吃冰,或民權路77餐廳酒吧喝酒跳舞,和PX美軍露英語、交朋友、打架。那時,台灣土流氓較多穿著鬃木屐或步鞋,出門打架相當勇猛,武士刀、扁鑽出手不留情,氣魄比較好,膽量十足,深為學生界或外省幫派太保太妹所懼怕,敬而遠之,私下稱之為「土台客」。
族群的偏見,自台灣開發後至今四百餘年間一直存在不滅,早期的漳泉拼,閩客鬥,今天的本省、外省岐視始終是一個難解之結。其實,在中國本土,族群的偏見,數千年以來也難獲解決,例如北京之與天津,大連與瀋陽,吉林與長春,青島與濟南,上海和寧波,福州與泉州等等各地人的相互岐視乃至仇視,這也算是傳統的一種自然現象。眾所皆知,全中國最討厭的人公認是上海人,北京人始終稱上海人為「毘仔」或「尐賊」,連最起碼的做一個畜牲都不夠格﹔而在台灣最看不起的就是客家人,本省外省人都有此同感。為何會如此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好相處(歹逗陣)。中國人民由56個民族組成,漢族只是其中的一族,因為語言、生活習慣和信仰的差異,漢族又分為51個族群,台灣約有七成居民是屬於閩南的河洛族群,慣稱「台灣人」,日據時代日本人稱之為「漢人」(Kanjin),日本人又稱台灣客家人為「客人」(Hakjin),稱原住民為「生番」(Seban),日本人罵「漢人」最侮辱的字言就是「清國奴」(Chiangolo),其實日本人內心是很尊敬「漢人」和「漢文化」的,凡是存在有「反清復明」思想,有民族氣節的「台灣人」或所謂「支那人」,始終都受到日本人的尊敬和景仰,如孫文,李叔同,林本源之流。
稱「台灣人」為「土台客」應該沒有被歧視的成份。若有,也只是台灣外省族群的忌妒炒作,「台灣人」是屬於中國的「河洛族群」,經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和研究,「河洛族群」是被公認現存血統最純的古漢民族,也保有最完整的漢文化和傳統禮俗,本人一貫反對基督教台獨份子所主張的「台灣人雜種」論,所謂「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之說實不知語出何方,根本就是胡說八道。想當年「唐山過台灣」,雖清廷曾嚴禁渡海,但禁得了婦孺老弱的全面偷渡嗎﹖今天才短短十數年間,福建偷渡來台賣春的婦女即有數十萬人,何況是當年,那會有台灣婦女短缺,娶番為妻之歪論。再說,宋以後「漢學」隨朱熹南移,已以福建為中心,世稱「閩學」,明、清之際,有「無閩不開榜」之說,更有「閩南文風冠全國,忠臣孝子滿天下」之譽。「台灣人」保有明室遺風,重情義、講氣節,遠非蔣介石帶來那批江、浙財閥,貪官污吏所能望脊,當然「台灣人」普遍要比「外省人」高尚也高級得多,這是不爭的事實﹔由今天百萬台灣人常駐大陸與當地人的比較之下,也可以証明之。個人認為「台灣人」如果能夠再自信一點點,放棄「獨善其身」想法,建立「兼善天下」的胸懷,要逐鹿中原,入主中國,也並非不可能,猶太人之控管美國是為一例,而「台灣人」的聰明才智會比猶太人差嗎﹖
總之,「土台客」一詞或許是台灣「外省人」渺視台灣鄉下人的一種稱謂,認為他們沒有教養或教育,穿著俗氣,舉止粗魯。其實,「外省人」對台灣的都市人或有錢人就不敢如此稱呼,反而是尊敬得很,因為有教養或出生良好的台灣人,都有高貴的氣質,「外省人」在他們面前也總是感到很自卑,光復以後至今這種觀感實在一直都沒有改變。畢竟,台灣要比大陸各省都開發得早,台灣社會也一直比內地要富裕和進步。因此,以「土台客」一詞來稱呼台灣人是「外省人」一種可卑的自尊表態,在今天已沒有什麼意義,徒增加族群的對立與偏見而已,而事實上,中國大陸的人民,也稱住在台灣的人都是「台灣人」,已經沒有什麼外省和本省之區分,這也就是說,台灣的外省人已經全部被本省人同化。假若外省人不接受同化,還要勉強在台灣地區內分外省與本省,稱台灣人為「土台客」,那就是自取其辱了。
Posted by: 政治犯陳國勳 | August 28, 2005 at 04:58 AM
那我告訴你
啥是華客
請各位先看看網路上對於『華客』的定義(http://www.socialforce.org/blog/blog_notes.php?uid=9765):華客不是人人想當皆可以。
華客應該是由心態組成,不完全是由腔調,服飾,風格組成。
『(略)……符合下列三項就是華客或華妹了 :穿著不合時宜的唐裝~管你是不是改良過的~就是有夠華。
操著一口英式中文或是過渡字正腔圓北京腔的中文~ 華到爆。
台語或客語也不會說~ 只懂得在中文句子裡夾雜著英文單字。
名牌經不離口到了一種病態的狀況。
對於資訊永遠只僵化在自己的大都會城市。
開口閉口我們中國人。
和中國人一樣愛吐痰 俗成 華客痰。
開口閉口自吹自擂性經驗。
愛露出四角褲。
十個華客九個會說自己喜歡嘻哈 可是說不出嘻哈精神是啥。
狂愛芭樂歌。
對時事不太關心 有投票權的華客華妹完全「跟著感覺走」。
濃厚的鄉音 所謂山東國語 (這點中年華客比較常有)。
狂愛老上海風格濃厚 (以為自己是杜月笙還是演新不了情) 。
華妹看到老外就凍未條!私生活糜爛。
華客喜歡去誠品 不過不是看書 是去吹冷氣看妹。
***********到底什麼是華客?其實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相信今天的介紹大家已經可以稍微有個底了。
』我想很多人看到這兒已經憤怒不可自抑,直想喊『這是哪個混蛋搞的族群歧視!』但是讓我很嚴肅的告訴大家,以上的『華客』名詞,以及對『華客』的定義,是台灣網友對於最近幾個月來統媒以及外省藝人(以蔡康永、大小S以及王偉終等人的節目為最甚)炒作『台客』名詞,並且鋪天蓋地的將許多貶抑性甚至侮辱性形容詞與『台』字掛上等號後的集體反擊行動;要說起貶抑與侮辱的程度,我這兒舉的華客定義,要比這些媒體與藝人對『台』字的言語及行動要輕微多了,如果你會憤怒不已,那麼你怎麼說得出『台客,有那麼嚴重嗎』的話呢?至於若干藝人如陳昇等,配合統媒炒作而舉辦『台客搖滾』,並進而宣稱『要賦予台客新時代意義云云』,說來好聽,但是在此容我提供兩個重要的統媒漏網訊息給大家: 一、該活動的籌辦人叫倪重華(名字聽起來就很華客,是吧! )他是王偉忠的長年戰友。
而很不巧的,王偉忠旗下節目與藝人是這一波最早有系統開始醜化『台』字的推手。
二、該活動結束,是陳文茜幫相關人等辦慶功宴的。
(還有一張令我毛骨悚然的圖片,請參http://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Garden/images/02214.jpg)所以,是『台客搖滾』嗎?我看是華客搖滾吧。
另外,在該會場上,讓一個行為與華客無異的原住民張震嶽,在台上用不堪入耳的華客語髒話大罵韓國明星裴勇俊,這句『對百萬勇樣迷挑釁的髒話』的帳豈不要算在台灣身上,讓台灣意識又揹了黑鍋?在我看來,這是斧鑿痕跡極為明顯的超限戰入腦之技啊。
Posted by: 你是華客嗎 | September 03, 2005 at 03:44 PM
蘋論真的說的好嗎?我覺得那也不過是加害者跳出來說被害者很爽的殘忍土匪言詞罷了。
如果我說「『外省豬』已被轉碼,已是玩笑遠多於嘲笑」,您跟您那些華客文化人朋友能同意嗎?他們不會跳腳嗎?
台灣文化人要想擠進充斥華客的台北「上流」文化圈很不容易,因此強顏歡笑,說些讓那些華客覺得很夠味的言論,也無可厚非。不過,當連戰這個純種中國人都被華客們覺得血統不純、棄之如敝屣,您在那些華客心中,大概也不過是個願意替他們捧 LP 的土台客罷了
Posted by: 過路客 | September 04, 2005 at 06:40 PM
台又怎麼樣?!
我也是台灣國語,ㄓㄔㄕ不分的
有礙著誰了嗎?
你喜歡字正腔圓的北京腔就去學嘛,幹嘛貶抑別人阿
真是莫名其妙...
Posted by: j一位台北人 | December 06, 2005 at 12:5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