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青輔會開會,才知道竟然已經有接近300人報名青輔會活動,人多到有些人無法參加,以後可能還得繼續推出第三梯、第四梯活動。這才有些感覺,可能真的會有些變化產生。昨天晚上,數位時代舉辦的部落格講座也爆滿,這兩件事情鬥起來一起看,是有些意義的。
青輔會辦公民新聞的活動,是有些尷尬的地方。青輔會只能扮演提供課程、提供平台的角色,至於未來公民記者活動的學員會不會真的寫報導,寫報導後公民記者、公民編輯間如何權力運作,青輔會已經沒有角色介入。這種「沒有核心」的媒體運作方式,說實在的風險很大,還得看學員們當場和之後的人際運作是否有醞釀出某種集體意志,否則也可能一哄而散。
不過,若先不管青輔會的官方角色,先不管這群公民記者營隊學員能持續多久,台灣第一次以公民新聞為名義舉辦的大集結,很可能會成為某種大爆發的起點。釗維之前曾寫到台灣這波紀錄片風潮的意義,或許這兩種脈絡其實是一樣的。拿 DV 的,跟拿數位相機動手打字的,雖然成品不同,但或許有一樣的訴求與渴望。紀錄片起來了,報導文學呢?
各方人馬有些會以講師名義上台,有些則以學員或帶組員名義「滲透」進來了。這讓我想起1994年我有幸參加的台灣第一次社區文史工作者大集結。那次大集結出現的人物,後來成為台灣社區運動的先鋒與領導人物(當場演奏那卡西的金門王與李炳輝後來也大紅特紅),我在那兩天活動認識了育章、釗維(以及其他許多人)。「第一次」往往會有些特殊的歷史意義,只是在當下我們還看不出來罷了。也許會有個「名不見 blog 傳」的年輕小伙子,參加活動完回家後就弄了一個平台,然後創出個台灣版、超越 OhMyNews的新玩意。我一直在等待這樣的人出現。
ROACH:
昨天你有去創新講堂的Blog講座嗎?是爆滿沒錯啦!不過熟人不太多....(我指的是Bloggers....)
Posted by: Alice | July 06, 2005 at 11:59 AM
不要講滲透嘛,好像我們是匪諜的樣子XD
我只是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享受當「青年」(後面叫什麼不重要)的感覺而已。你看,到了阿孝這種年紀想報名也不能報了。XD
Posted by: Richy | July 06, 2005 at 12:10 PM
呵呵...還好我還沒有35...
"人際運作"是指什麼啊?
Posted by: charlesc | July 07, 2005 at 10:55 AM
好比出現高人氣美女編輯然後大家爭相交稿XD
講正格的,就是出現積極、滿懷抱負的公民記者、編輯,努力去帶動這個風潮,影響其他學員。我覺得目前要先期待這個了,否則青輔會主要也還是提供平台跟課程,總不能政府單位跳下來推著公民記者寫呀。
Posted by: ROACH | July 07, 2005 at 11:59 AM
蟑螂ㄟ:
這篇「一起讓母親台灣更美麗」還適合投稿到南方電子報嗎?如果你覺得調性不夠合,我就省得寄去投稿信箱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boutfish/3/1248862124/20050708070311/
Posted by: 關借問魚 | July 08, 2005 at 02:21 PM
關魚:
我現在不主動介入編務哩,投看看吧。
Posted by: ROACH | July 08, 2005 at 04:06 PM
[也許會有個「名不見 blog 傳」的年輕小伙子,參加活動完回家後就弄了一個平台,然後創出個台灣版、超越 OhMyNews的新玩意。]
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啊!
Posted by: iron | July 22, 2005 at 03:4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