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果子離的簽書會,知道傅月庵當主持人,就順手買他的「蠧魚頭的舊書店地圖」,請果子離幫我索討簽名。拿二手書請作者簽名,還真是臉皮超厚:)不過,既然這是講舊書店的書,似乎也就理所當然了。傅月庵當場留下「冷攤閒看有地圖,且典春衣再買書」的題字,讓這本二手書頓時身價暴增。
講起舊書店,我國小到高中階段,也常泡在高雄的舊書店。當時見識不廣,口袋不深,沒得像藏書家一樣講究版本年代,一開始就是買讀者文摘,一本不到10元,前前後後大概買了幾百本,然後把最後面的「書摘」撕下來,用厚紙做書皮,集結起來常常翻閱。那時最喜歡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什麼奪橋遺恨、諾曼第登錄、虎虎虎、中途島之役都在那時留下印象。
國中階段還很喜歡蒐集「今日世界」叢刊,一本大約20~30元,大約也買了一百多本,深受美國帝國主義與自由主義教化的影響。今日看傅月庵書,原來這些書現在有人在蒐集勒。有一陣子我把不再看的舊書放在高雄大樹居處一間狹小的房間裡,那時還養了貓,晚上天氣冷時貓就躲進書庫,後來發現那些「今日世界」都沾滿了貓毛與貓尿騷,大概也不能賣給蒐藏家了。
國中時期受李敖影響,很喜歡看中國現代史,「傳記文學」雜誌自然也是蒐集目標。當時在高雄找不齊,還趁畢業旅行時,到台北光華商場買了好幾十本,真是苦悶的青春啊。光華商場那時還有許多舊書店,電腦的勢力並不大。當年小小年紀便考慮著要來考台北高中,然後想像著高中時的零用錢會增加,就可以穿著一身長袍(李敖害人不淺啊),推著手推車,到舊書店一本一本把喜歡的書挑出來,然後書店的人還會說,看,那個高中生又來了........
高中時漸漸不看舊書。大學階段,台灣已解嚴,許多思想性書籍買新書較快,不用像從前那樣到舊書店找文星叢刊、仙人掌叢刊或今日世界。我的高中時代也差不多是賀元等人的高中時代,網路新時代準備崛起,民國史或學運世代熟讀的政治經濟學已經到了高峰,準備墜入二十年後大學生都不太讀的大低潮。「傳記文學」雜誌堆在書櫃上許久,搬家後不知去向。我不買二手書已久,但說不定,如果哪天我轉進不用進修、不用寫me too論文的開業醫生活,我又會出現在高雄的舊書攤,繼續蒐藏脫離時代氛圍的古舊書籍。
Roach
記得你說你喜歡部落之音
有天很巧在樂多和瓦歷斯遇上了
而且是他主動來訪的
他大概是在部落格開疆闢土 熱情有勁
你也可以上去看看 "烏石閱讀二館"談教育 天天發文
http://blog.yam.com/walis0822/
企圖心比較大 硬是要把較冷門的教育炒熱
不過我偏愛他另一館 頗冷清的~~ 時光魚
http://blog.yam.com/mimiko/
Posted by: 寶兒 | June 20, 2005 at 10:44 AM
ROACH 的舊書店回憶在高雄,對我可是陌生的環境。
我的回憶還是在光華商場及中華商場。還有以前在大安公園的國際學舍,總是租了一堆小王子來看,不過能仔細讀完長篇的小說,還是只有金庸及倪匡的小說,古龍的哲學武俠小說就不那麼能夠消化了。
我想我還是偏好漫畫小亨利 阿丹及小叮噹。慶幸的是現在沒有偏好去閱讀蘋果日報。
曾經,我的書堆到我的房間都放不下了,雜誌居多,去金門當兵回來,從退伍前三個月開始寄家當回台北,居然寄了五六箱的雜誌及書本回來,還懷念那時艷陽下讀書的日子。
這幾年,搬家的時候就清掉很多書本,大部分一箱一箱送人,還親自搬到人家家裡,現在我只要閱讀完一本就一定要送人一本,不然就丟到公司的書架上。每次一看到封面,都會迷惑,這本書我讀完過嗎?心得是什麼?然後又想翻翻,過幾天又拿回書架上放。
沒想到現在到處當 fans,一堆有作者親筆簽名或是跟作者厚臉皮凹來的書,不好意思送人,這類的書已經開始長到第三層的書架了。我是不是應該開作者親筆簽名的網路書店,有沒有市場?
網路至今仍然沒有取代書本,我期待有一天帶著一台 NB,然後在世界各地仍然可以看我喜歡看的書,在書櫃上重排書本的位置,翻開 ROACH 的親筆簽名之類的事情。
拉里拉雜碎碎念有關舊書的回憶,好像沒有重點。
Posted by: 水瓶子 | June 20, 2005 at 11:24 AM
ROCH大哥:
那本舊書店地圖可不是二手的喔~
是我們和出版社進的啦!就別不好意思嚕:)
Posted by: 叮噹 | July 08, 2005 at 07:31 AM